養(yǎng)殖水質檢測為什么要檢測氨氮,?忽視水質氨氮嚴重性!
導讀
氨氮是作為養(yǎng)殖水質監(jiān)測最重要的早期指標之一,。為什么把氨氮作為衡量水質好壞的標準?水中氨氮含量與水體富營養(yǎng)化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,。水體氨氮含量高,水體富營養(yǎng)化程度高,。氨氮通常被人們普遍檢測到,,它是水體中的銨離子(NH4+)和非離子氨(NH3)的統(tǒng)稱,。
水中氮素的主要來源于投喂飼料:
目前飼料中最關鍵的指標之一就是蛋白質含量。和魚肉一樣,,在吃了蝦之后,,只有一小部分就能被消化掉,絕大多數(shù)都能代謝入水中,。這些蛋白質中的一部分,,在病菌的作用下,將其溶解成無機物態(tài)的氨氮和硝態(tài)氮,。最終,,海藻和微生物利用這兩個部分的氮元素再次進入物質循環(huán)。
氨毒性:
在水體中,,氨氮將轉化為以上的平衡關聯(lián),。銨鹽是一種有毒物質,但離子氨具有很強的毒性,。非離子氨易經(jīng)細胞質進入體內(nèi),,導致血液中高鐵血紅蛋白濃度升高,血液和夜間載氧量下降,,從而出現(xiàn)缺氧癥狀,。同時,非離子氨能破壞魚,,蝦類的中樞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,。即使氨氮濃度較低,長時間接觸也會損害魚鰓機構,,造成鰓小塊彎曲,、粘連或結合。
魚急性氨氮中毒的癥狀:
1.魚發(fā)生掙脫,、抽動,、游竄狀態(tài),并突然上升,、腹脹,、抽搐等癥狀,多次反復至塘底,,直至死亡,。
2.呼吸困難,有時魚嘴大,,無法快速合閉,。
3.鰓蓋部分伸展,鰓絲呈黑色,,有時出現(xiàn)出血的情況,。
4.鰭條和尖部出血,。
5.魚體顏色變淡,表皮粘液增多,。當發(fā)生急性中毒時,,會造成大量魚類死亡。
魚慢性毒物中毒的癥狀:
1.魚攝食量減少,,時間較短,,或攝食后片刻就散開,四周漂游吃料沫;
2.遇下雨天,,頂魚如鰱魚的浮頭,,長時間浮在河面,底棲魚,,如鯉魚的食量慢慢減少,,會長期造成爛鰓。
養(yǎng)殖場要隨時關注水體中的氨氮數(shù)值,,強烈建議對養(yǎng)殖水體進行定期檢測,。
取樣和保存:
收集樣本應該用干凈的玻璃或塑料容器。無法馬上分析,,用鹽酸調(diào)節(jié)樣品pH值≤2,。試樣放在4℃(也就是39度)條件下保存。試樣pH值調(diào)至7.0,,然后進行試驗分析,。試驗結果以樣本量為基礎進行修正。
試樣的預處理:
試樣混濁時,,建議混凝沉淀,,若樣品顏色偏高,可選擇無任何試劑的樣品做空白,,如樣品中含有機胺,,會影響納氏法的測定,,應進行蒸餾預處理,。